18921427829

【干货分享】昆山市项目扶持政策体系解读(2025版)
政策快讯

【干货分享】昆山市项目扶持政策体系解读(2025版)

2025-06-24

361

近年来,昆山市立足"四敢"精神内核,构建起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产业升级战略框架。为系统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市科技局会同财政部门出台专项实施细则,通过构建多维政策矩阵,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全要素保障。本文从平台建设、企业培育、产学研融合、金融赋能及载体支撑五个维度,系统解析政策体系的创新设计与实践逻辑。

 


0
1
战略平台能级提升工程

昆山市聚焦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实施分层级资助机制,构建起覆盖国家、省、市三级的平台支持体系:

1.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

对新建或重组的全国重点实验室,采取"里程碑式"资金拨付方式,最高提供2亿元专项支持。

国家实验室基地及全国重点实验室分部建设实行"特事特办"原则,按实际需求配置资源。

2.省级科研平台培育

省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可获得最高2000万元的联动资助,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3.技术创新载体发展

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可获5000万元顶格支持,省级中心支持强度达1000万元,推动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

4.新型研发机构扶持

经苏州市级认证的国际化、专业化创新平台,最高可获1000万元建设补助,加速全球创新资源集聚。


0
2
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为构建"初创-成长-领军"全周期扶持链条,昆山市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

1.高新技术企业专项支持

对入库备选企业给予25万元认定奖励,重新认定企业维持5万元持续性支持。

市外引进的有效期内高企享受15万元落户补贴,吸引优质创新主体集聚。

2.高成长性企业激励

苏州独角兽培育企业可按年度研发经费20%比例获得最高200万元后补助。

瞪羚企业认定奖励标准为5万元/家,培育行业标杆企业。

3.研发增量奖励机制

对连续两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且年度增量超20万元的企业,按增量部分6%给予奖励,年度奖励上限300万元,强化企业研发导向。

 


0
3
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

昆山市通过"三位一体"协同创新网络建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1.创新联合体建设

对获苏州认证的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依据年度运营绩效给予最高200万元联动支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2.产学研合作支持

建立"双向补助"机制,企业委托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的,按合同实际支付额20%给予后补助,单个项目补助上限100万元。

对取得重大突破的"金π项目",另行设立100万元专项奖励,加速关键技术突破。

3.技术转移服务激励

对促成校企合作的技术经纪人,按项目交易额3%给予年度最高50万元绩效奖励。

技术输出方与吸纳方均可获得最高50万元配套支持,完善技术转移生态。


0
4
科技金融生态构建计划

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昆山市创新风险共担与成本分摊机制:

1.科技保险补贴

高新技术企业投保产品责任险、质量保证险可获保费50%补贴,年度补贴上限50万元,降低企业创新风险。

2.信贷支持政策

"昆科贷"产品提供最高100万元贷款贴息支持,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压力。

3.区域协同创新券

构建沪昆科技创新券互通机制,企业可申领最高300万元服务券用于11类科技服务采购。

叠加江苏省级10万元/年的创新券额度,促进跨区域创新资源流动。


0
5
双创载体效能升级行动

通过"双轨制"载体激励方案,昆山市推动科技创业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

1.资质认定奖励

国家级科技企业加速器、孵化器、众创空间分别获得100万元、80万元、30万元建设奖励。

省级载体对应奖励标准为80万元、50万元、15万元,提升载体专业化服务能力。

2.运营绩效激励

建立"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双重考核体系,每培育1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元。

引进市外高企奖励10万元/家,成功孵化上市企业额外给予50万元重大突破奖励,激发载体运营活力。

 

加技术老师微信:13389393384,了解最新政策详情

客服
热线

18921427829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添加
好友

添加好友请备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