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1
48
南京市高淳区科技项目扶持政策
为深入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南京市高淳区聚焦“产业创新发展做示范”目标,出台《关于激发创新主体动能 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覆盖培育、载体、研发、转化、环境等五大核心领域,以真金白银激发创新活力,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动能”。
01企业培育:从“招引”到“成长”的全周期支持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淳区通过招引优质企业、培育中小微科技企业、激励高企申报等举措,构建“初创-成长-壮大”的培育链条,助力企业从“种子”成长为“标杆”:
1、招引科创主体:对迁入的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最高奖励50万元;优先保障主导产业方向的高新技术项目用地。
2、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期科技企业三年内房租最高100%补贴,自获利年度起三年区域经济贡献全奖励;政府重点工程优先使用本地科技企业创新产品。
3、高企及优质企业奖励:首次认定高企最高奖50万元,重新认定最高奖25万元;首次认定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或入选市创新型领军培育库,奖10万元。
4、科技服务机构激励:国家/省品牌科技服务机构最高奖30万/20万元;高企服务机构年度通过认定高企每1家奖1万元(需上报≥10家且通过率≥50%)。
5、创新创业项目奖励:国家/省/市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或落户项目,最高分别奖15万/10万/5万元(按名次递减)。
02载体建设:打造“孵化+平台”的创新集聚地
创新载体是技术转化的“温床”,平台是产业升级的“引擎”。高淳区通过强化孵化载体能级、优化平台布局、支持“飞地”研发,推动创新资源集聚:
1、孵化载体奖补:国家/省/市/区级孵化器分别奖100万/50万/20万/10万元;国家/省/市/区级众创空间分别奖80万/30万/10万/5万元;市级以上载体绩效评价良好以上,按上级资金1:1配套;成功培育高企、瞪羚企业等,载体按每家10万-50万元奖励(按企业类型递增)。
2、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最高补助200万元,运营后年度绩效最高奖100万元;新型研发机构按市级绩效资金50%配套(最高100万元)。
3、企业平台升级奖励: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分别奖30万/5万元;省级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奖50万元;区级研发机构绩效优秀最高奖10万元。
4、飞地研发中心补助:规上工业/高企/新型研发机构在一线城市设“飞地”研发中心,按年度绩效补助租金或研发投入的30%(最高30万元,三年期)。
03创新活力:激发“研发+人才”的核心驱动力
研发投入是技术突破的基础,人才是创新的关键资源。高淳区通过支持技术攻关、鼓励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引育及开放合作,激活企业创新内驱力:
1、技术攻关奖励: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分别奖300万/200万/100万元;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分别奖50万/30万/10万元;承担国家/省科技重大专项,按市级到账经费1:1配套(最高500万元);省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按上级资金50%配套(最高100万/30万元)。
2、研发投入补助:省级以上研发费用奖励50%配套(最高60万元);市级研发费用奖励1:1配套;研发费用100万元以上企业,增量部分10%补助(最高100万元),500万元以上额外基础部分1%补助(最高50万元);无增量企业基础部分0.5%补助(最高25万元);未加计扣除企业按当年研发费用3%补助(最高50万元)。
3、开放合作支持:长三角科技合作项目按上级资金50%配套(最高30万元);海外创新平台按市级绩效50%配套(最高50万元);“生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按上级资金50%配套(最高60万元)。
04成果转化:打通“技术-产业”的关键通道
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价值的最终体现。高淳区通过产学研协同、技术转移服务、入乡转化等举措,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1、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转化成果,按实际支付额30%补助(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40%),年最高100万元;技术转移机构引进成果转化,按实际支付额5%奖励(最高20万元)。
2、技术转移激励: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00万元的输出方,按比例奖励(最高30万元)。
3、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国家/省级星创天地分别奖20万/10万元;支持涉农人才入乡创新创业。
05环境优化:构建“包容+高效”的创新生态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土壤”。高淳区通过强化知识产权、深化科技金融、提升服务水平及统筹推进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1、知识产权赋能:国内/国际专利授权区级配套资助(总资助≤官方费用50%);国家/省/市专利奖最高奖30万元;省/市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分别奖50万/30万元;知识产权贯标企业最高奖5万元;国家/省/市地理标志项目最高奖30万元。
2、科技金融融合:强化“宁科贷”运用,组建国有科技小贷公司,融资担保费率≤1%,过桥转贷基金优先支持科技企业。
3、创新服务提升: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奖补,开通税费服务直通车,利用“宁企通”平台实现政策集成直达。
加技术老师微信:13389393384,了解最新政策详情
2024-06-26
2025-07-17
2023-12-13
2025-01-03
2024-12-31
2024-12-02
2025-04-03
2025-04-03
2024-07-15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