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1427829

【重要通知】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若干政策措施
政策快讯

【重要通知】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若干政策措施

2025-07-04

356

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若干政策措施

为进一步加快培育一批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商业模式新、市场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我委牵头编制了《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若干政策措施》,经报市政府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实施。

本政策举措共包含10个方面、45条政策点,从创新激励、金融供给、人才服务、场景应用、宣传推广等方面,深度赋能全市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快速成长,推动全市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梯度培育体系

充分发挥南京市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作用,每年度组织授牌认定全市独角兽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榜单,强化与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辅导企业等专项政策对接,构建完善全链条、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

鼓励江北新区、各区(开发区、园区)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培育机制,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政策。

积极对接国内知名研究机构,鼓励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参与长城榜单、胡润榜单、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榜单等企业评选。

力争到2027年,全市独角兽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总量达800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

 

二、强化高效服务保障

落实“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 构建“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体系,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提供审批优化、时间压缩、流程简化的便捷服务。

组织专家服务团队为有需要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开展上门会诊服务,研究解决企业面临的困惑问题。

对符合条件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安排专人对接,指导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资质。

建立环评、能评、安评等 “一站式”绿色通道,满足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用水、用气、用热、用电、用网等需求。

 

三、鼓励加大创新投入

对2025年起每年度首次入选的独角兽企业,入选次年按上年度研发费用5%的比例,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所需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

鼓励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研发任务,对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按研发投入的15%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

通过“企业出资、政府资助、联合发布”方式遴选一批揭榜制项目,按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投入的10%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

围绕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对承担项目任务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

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引进和转化国际先进技术,开展国际联合研发,形成开放合作成果。

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服务。

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开展境外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积极融入国际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体系。

加强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提升通关效率。

 

四、强化股权投资支持

将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列入省市合作产业专项基金意向投资对象进行储备,探索拨投结合、投贷联动等新机制,引导各类投资机构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的投资服务力度。

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在我市开展直接股权投资试点业务,支持社保资金、保险资金、理财资金、家族基金等按市场化原则在我市设立或投资私募股权和创投投资基金,鼓励运作规范、符合条件的创投机构通过发行科创债、科创票据和募集保险资金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更大力度投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

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平台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提供挂牌展示、路演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

积极向国家中小企业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重大基金推荐优质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项目。

 

五、加速参与资本市场

依托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南京金服平台、“宁企航”“培育通”企业上市数字化服务平台等,将符合条件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纳入上市后备资源体系,开展全链条、全过程的上市培育活动。

实施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上市服务“一企两专员”制度,按照关键时间节点对不同阶段的企业需求进行清单化精准服务。

推动拟上市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围绕上市板块定位、盈利要求进行资产整合,提升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上市进程。

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借助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挂牌绿色通道加快挂牌上市速度。

支持符合条件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六、企业并购重组

建立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并购重组标的发现和储备机制,加强并购资源整合和投后赋能,着力构建全过程跟踪、全链条服务的闭环工作体系。

鼓励有实力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收购已上市公司控股权,通过资产整合注入实现做优做强。

引导金融机构提升对并购重组的资金供给,推动金融机构提升并购贷款发放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并购保险、并购债券等创新型金融工具。

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公开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项目信息,适时组织国有企业与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开展对接洽谈。

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并购重组涉及的营业执照、行政许可、资产权属证明、资质证书等变更手续依法依规提供便利。

对涉及关键技术引入、关键赛道布局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并购项目,对项目用地、研发、人才和资金方面依法依规给予保障。

 

七、用好科创金融工具

加大对瞪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符合“宁科贷”条件的瞪羚企业,最高可获得首贷补贴10万元。

鼓励金融机构开辟信贷绿色通道,针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推出更加便捷、更大额度、更低利率的专属信贷产品。

融合运用风险补偿、担保费补贴等措施,加大“政银担”合作,共同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提供增信降费支持。

对入选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瞪羚企业参保的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最高给予50%保费补贴;

单个企业投保年度累计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每家企业补贴时长不超过3年。

 

八、夯实人才服务保障

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引进培育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各类人才,给予配套支持政策。

选聘高层次专家教授到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兼任“科技副总”,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技术专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建立 “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人才落户、子女入学、通关便利、安居保障、社会保障、健康医疗等全方位服务。

依托全市“宁青驿站”帮助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根据企业人才在面试、体检、入职等阶段的过渡性住宿需求,按需提供“精准化、定制化、菜单化”集中入住服务,实现最长可达14天的免费“拎包入住”。

在各区(开发区、园区)搭建多元化交流服务平台,举办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人才喜闻乐见的活动,满足行业交流、资源对接、联谊交友等需求。

 

九、加快场景创新应用

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场景画像”和应用验证,精准匹配优质场景资源,举办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等产业协同活动,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科技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帮助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拓渠道、找市场。

有效推动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产业龙头面向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充分释放项目投资体量大、需求覆盖领域广、开放合作程度高、前沿技术应用新、解决痛点针对性强的场景机会。

 

十、加强企业宣传推广

支持各类媒体平台围绕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历程和经验成果开展专题宣传,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本土企业品牌,扩大企业社会影响力。

强化资源对接,拓展信息渠道,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参与国内外高规格会议、高层次论坛、高水平展会、高品质大赛,提升企业在行业内外的知名度。

建立常态化互动机制,组织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深入园区、走进校园。

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促进务实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本政策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各项措施执行时限除另有规定外,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对本政策第三条,首次入选独角兽企业的研发费用奖励,兑现期限可延续至2028年12月31日。所涉及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指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京市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每年度评定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

 

加技术老师微信:13389393384,了解最新政策详情

客服
热线

18921427829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添加
好友

添加好友请备注“官网”